在生物制药、精细化工与天然产物提取领域,工业级层析柱长期运行后易因样品残留、杂质吸附或微生物滋生导致柱效下降、背压升高与峰形拖尾。科学、系统的清洗
工业级层析柱是恢复柱性能、延长使用寿命、保障批次间一致性的关键。

1、清洗前准备
关闭系统泵与阀门,卸除层析柱压力。确认清洗溶剂与柱填料(如琼脂糖、硅胶、聚合物)的兼容性,避免溶胀或塌陷。准备去离子水、缓冲液、再生剂与消毒液,连接清洗管路,确保流向与层析方向一致(通常为正向冲洗)。
2、初步冲洗
用5-10倍柱体积(CV)的去离子水低流速冲洗,去除盐类、缓冲液及水溶性杂质。观察流出液澄清度,直至电导率接近进水值。此步可有效降低后续清洗剂消耗。
3、去蛋白清洗
针对蛋白类样品残留,使用0.5-1MNaOH溶液循环清洗1-2小时(琼脂糖基质耐受性强,硅胶柱禁用)。NaOH可水解蛋白质、灭活内毒素并去除脂类。流速控制在操作上限的50%以下,避免压降突增。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。
4、去脂与疏水杂质清洗
对于疏水性杂质或脂类残留,采用30-70%乙醇或异丙醇清洗2-3CV。部分系统可用含0.1-0.5%TritonX-100的缓冲液短时冲洗,增强去污力。注意有机溶剂对密封圈的溶胀影响,清洗后充分水化。
5、在位消毒(SIP)
在GMP环境中,定期执行在位消毒。常用0.5-1.0MNaOH溶液循环1小时,或200ppm次氯酸钠冲洗30分钟。结束后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至无残留,防止氧化损伤填料。
6、再生与平衡
清洗后,用初始平衡缓冲液(如20mMPBS)冲洗5-10CV,使填料恢复离子状态与pH环境。检测流出液pH与电导稳定,方可重新上样。